据通报,此次发生泄漏事故的珠海天然气终端海管是输气管线,管线长396公里,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湿气。
有关专家分析,与原油溢出和泄漏对海水有较大污染不同,纯净的天然气发生泄漏对海水基本没有污染,其危险主要是可能爆炸。不过此次事故所泄漏的气体是“湿气”,也就是天然气中含有凝析油,因此也存在一定的海水污染风险。
由于现场海域水浅,并有可燃易爆气体,泄漏海域环境较为危险。因此,有关部门已在该事故海域划了警戒区域:第一警戒线为5海里,第二警戒线为1海里,现场布控有序,无异常。
目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监测人员已经在终端码头沿岸附近海域进行采样分析,样品正在分析监测中。从现在掌握的初步分析检测数据来看,沿岸海域水质未有明显影响。海监执法人员通过飞行航空巡查和抵达事故现场进行近距离监视监测,事故海域附近未发现死鱼和漂油现象。
发现这一事故后,中海油已及时关停了上游气田的生产装置。并加大放空火炬的燃烧火势,尽快烧尽仍存于海底输气管线中的天然气,以便通过外输管网及火炬燃烧排放等加速泄压,加快修复管线的步伐。相关部门也已发出航行通告,疏散周围船舶并通过地方政府告知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众。
这次泄露事故,是2011年以来,中海油海上油气田项目发生的第三次泄漏事故。6月初,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油气田蓬莱19-3发生漏油事故,国家海洋局数据称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7月12日,中海油最大的自营油田辽宁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发生故障,导致原油落海,油田一度停产。